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临阵脱逃,这可是死罪!
而且还是差点把明朝高层中枢全部害死的死罪!
“畜生!逃跑误国!这些个畜生把我们都害惨了!”有人咬牙切齿。
在场的所有高官,此刻,都对杨俊产生了深深的恨意!
回去之后,定要斩杀此人!
杨俊弃城而逃使得虏寇深入,从而导致明军全军覆没,这是诸多后人复盘之后达成的共识。
土木之变后,成化年间担任过吏部左侍郎的叶盛曾说过:“今日之事,边关为急。往者独石、马营不弃,则六师何以陷土木?”
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也说过:“(杨俊)遇达贼临城,不能效力死守,辄将独石、马营归贼,并仓储、钱粮尽行捐弃在逃,以致士卒渍散,城池失守,开贼突帘之路,因而辱国丧师,至今令人痛恨。”
嘉隆万时期的严从简写过一本《殊域周咨录》介绍大明周边国家和政权,里面也说:“土木之变,根于此路(弃守独石、马营),由于杨俊之失机,故杨氏有余诛也。”
众多后世之人都认为,由独石、马营南下的瓦刺军,才是造成明军覆灭的主因。
视角回归到土木堡的中军大帐,在众人还在痛骂杨俊的时候,年纪最大、战场经验最丰富的英国公张辅反应最快。
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,便向朱祁镇抱拳询问,“陛下,咱们出征离开居庸关的时候是七月下旬,距今已经过了二十余天,大军已经回师,如若是真的,战报早就应该送到了啊!”
朱祁镇也看着他冷笑:“英国公,不要怀疑,杨俊弃城逃跑这事情是真的,朕派出去的锦衣卫已经查明这条情报属实。
至于你的疑问,就是为什么没收到战报,为什么我等时至今日才知道这条极为重要的信息?
这个,你就得问问杨俊他的总兵父亲,也就是宣府总兵杨洪是什么意思,为什么不早点上报了?”
为什么杨洪不上报?
众人当然心知肚明,这独石、马营等堡垒,乃是宣府的辖区,马营这个堡垒还是杨洪亲自督建,也是他当年靠着战功起家的地方。
这里出了事情,他杨洪万万是推脱不掉责任的!
更何况,罪魁祸还是他的儿子!
他为了逃脱责罚,便想着瞒报军情,等瓦剌人走了,再让这些守将就原路返回,当做事情什么都没有生,然后你好、我好、大家都好。
别问为什么众臣都知道,因为谎称伤亡、瞒报军情这些事情在九边,太常见了。
可就是这么不巧,长期以来的瞒报,终究是在这次酿成了千古一祸。
后果便是让让数十万明军将士和数十位高级官员命丧于此,皇帝则是北狩留学,叫门开关,遗臭万年。
杨俊!
杨洪!
在场的官员们重复的念叨起这父子二人的名字,一个个皆是咬牙切齿。
看着眼前满是怒意的群臣,朱祁镇满意的笑了出来。
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哀者,悲愤也。
只要能让他们把悲愤转变为战意,这场仗就赢了一半了。
“诸位!”朱祁镇把他们的思绪从愤怒之种拉回现实。
“既然已经查明清楚了瓦剌的人马部署,接着我等就该说一说如何突围了。”
群臣相互对视之后,纷纷朝朱祁镇行礼:“我等愿听陛下吩咐。”
“好!”朱祁镇大喜,“既然你们相信我,那我也不会辜负你们列位的期望,爱卿们且看舆图。
南面的桑干河,离我们最近。
我想,你们大多数人应该都想去这里吧?”
在场的不少群臣都点了点头,桑干河距离土木堡不过十五里,大军若是急行军,半个时辰不到便能到达。
“但是!”朱祁镇字字重音强调。
“这里是陷阱!
我们绝不能走这里!”
说到这儿,朱祁镇又环视群臣,看着他们迷茫的眼神说道:“据锦衣卫密探的线报,也先的大军也是猜测我们要往南面突围,所以他早就在这里设下了伏兵,就等着我军离开了土木堡这给壁垒,前往桑干河的途中,准备半路袭击,进攻我军!
所以说,往南突围,乃是死路一条。
因此,我们突围的方向,必定是往东。
而目的地,是这里。”
朱祁镇使劲敲了敲舆图右侧的某一点,随后看向群臣。
“怀来!”
“啊?”群臣惊呼。
“不对啊,这些地方都是崇山峻岭,交通要道上也有我军的数十个堡垒,瓦剌人是飞过来的?”
朱厚照冷笑不止,他对众臣说道:“这就是我让锦衣卫他们打探到的关键信息了。”